全新赛道|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竞赛开赛

发布时间:  2022/05/07  乔雨   浏览次数:   返回

环科赛简介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是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x-lab、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协办的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学生环境领域的顶级竞赛。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的目的是在高校学生中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以科技竞赛的方式,鼓励高校学生以其独创的科技理念和发明制造参与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于2005年由清华大学发起,为从事环境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学生搭建高起点、高水平、最前沿的科技竞赛平台,从2006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在过去16年时间里,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逐渐成长壮大,每年约有200所高校的800多支队伍,共4000余人参与竞赛。环科赛的获奖选手中涌现出了14名国际知名学术英才,成功孵化了2个高新科技企业。环科赛正逐渐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来。

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将继续提档升格,开创高校之间“命题打擂”的友谊擂台赛新模式,另辟新板块举办环科赛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

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竞赛

环科赛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旨在进一步激发高校环境科技创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环境发展的重点方向。“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于减污降碳的治理工艺的路线、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以及管理政策和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环科赛擂台赛将紧扣时下“减污降碳技术”的主题,围绕“水务低碳化发展与转型”为开放命题,共同探究水务行业低碳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参赛资格

需以团队形式报名参加比赛,并需包含1名指导教师,凡成员由在全国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含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毕业两年内校友组成的团队均可以报名参加环科赛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

竞赛规则

参赛项目需为“整体性解决方案”,可参考竞赛主题中对于方案的具体要求,可选择竞赛主题中的方向,也可自选满足要求的方向,最终以PPT汇报的方式为主,如有视频或模型可同步展示。“整体性解决方案”将以团队的名义参与最终比拼,即不限制高校环境学院参赛队伍数量。

作品要求

“整体性解决方案”需针对某个完整的应用场景单元,提供一个系统性的、闭环的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产品、工程实施、政策制度或方案推进路径等方面的创新。“整体性解决方案”需包含具体的系统降碳潜力测算、市场容量、预计投资成本及预计运行成本等经济效益指标,原则上还需要有其中重点创新环节的应用实例方案。

竞赛主题

“水务低碳化发展与转型”可供参考的应用场景单元如下,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要素,项目方案应至少包括3个要素(可以从参考要素中选取,也可以选择其他该应用场景单元下的要素)。

1.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方案

参考要素:预处理、生化池流态、曝气单元、污泥回流、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沉淀、消毒等。

2.区域生态水资源利用

参考要素(某流域或某一段水域):水质净化、统筹水资源约束、生态调蓄、供水开源、分质供水等。

3.工业园区安全低碳水管理方案

参考要素:新兴污染物监管、供(取)水、雨水节流、排放、污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等。

4.市政供排水一体化优化

参考要素(城市、社区或小区为应用单元格):污水收集设备、管网系统布局规划、管网系统运行维护、优化泵站工艺及调度、供水输配、排水防涝、控源截污等。

5.水环境的智慧监管

参考要素: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污染物排放、水质变化趋势、污染物浓度)、水环境预警应急系统(河流动态风险数据库)、水环境监管决策系统(可视化动态模拟污染物扩散建模、污染物传输轨迹路线模拟)、污染溯源、管理系统效率优化策略等。

6.其他基于完整应用场景单元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参考案例:

以未来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场景为案例。基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可持续污水处理理念,未来污水处理厂将以一种营养物(Nutrient)、能源(Energy)与再生水(Water)的制造工厂(factories)理念模式运行。在NEWs框架下,污水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废物:有机物作为能量载体转化后可用于弥补运行能耗;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处理后可以有效回收;有机物及营养物回收完成后,剩下的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再生水。

奖项设置

入围津贴

大赛前期会收集参赛团队项目计划书,通过专家初审遴选6-8只入围队伍进入决赛阶段,每只入围队伍将发放1万元的参赛津贴。

颁发证书

决赛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三个等级的奖项。所有获奖选手将获得环科赛颁发的纸质版获奖证书。

其他奖励

(1)优秀且成熟的技术将推荐给有关部委,并有机会纳入推荐目录中。

(2)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孵化支持,并提供空间+技术+基金+产业资源支持,助力项目落地。

(3)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相关龙头企业联合研发支持,共同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4)优秀项目将在国家级媒体《中国环境报》获得专业的宣传推广。

时间安排

线上报名

1.线上提交材料

团队成员名单、队员信息及作品类型等

2.提交方式

申请参赛的团队请于2022年6月10日24:00前通过赛氪网报名,并于6月30日24:00前提交相关材料。

3.线上提交材料

(1)作品申报书(初稿);

(2)作品简介(初稿)

(3)项目计划书(初稿,要求PPT格式);

(4)其他相关资料(包含方案展示所需的视频、模型等)

导师团初选

7月初,主办方将组织项目初审会,初审会将对意向参赛的高校方案进行评审,在报名队伍中优选10支队伍进入擂台赛决赛阶段,并对项目的方案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和意见。

终审

1.提交材料

(1)作品申报书(终稿);

(2)作品简介(终稿)

(3)项目计划书(终稿,要求PPT格式);

2.提交方式

经过初选的10支团队在7-9月进行方案的完善修改,暂定于9月底提交终稿,具体提交时间另行公告,请各团队关注赛事通知,按时通过邮件提交。

3.终审方式

终审拟于2022年10月中旬举行。在最终大赛决赛评审环节,主办方拟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等相关政府有关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评审。每支队伍将进行现场的集成方案介绍,评委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数即选手的最终成绩。

奖励标准

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将决出

一等奖,奖金60000元

二等奖,奖金30000元

三等奖,奖金10000元

入围队伍(10支),奖金10000元

加入环科赛

你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能“落地生根”

你的每一个灵感都会最终闪光

减污降碳技术友谊擂台赛期待您大显身手

(供稿:学院新媒体中心)



上一条:【环保节|摄影大赛】自然风光--清洁美丽校园参赛作品一览

下一条: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上海大学校园宣讲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