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学院青联会学术沙龙-3】论文写作如何突显新颖性?理解、思考与对策等学术报告

创建时间:  2022/11/22     浏览次数:   返回

【环化学院青联会学术沙龙-3】

1. 论文写作如何突显新颖性?理解、思考与对策

报告人:刘田宇 Wiley上海办公室

邀请人:陈双强 (由环化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联袂举办)

报告时间: 2022/11/23 15:00-16:00

地点:环化楼501会议室

线上腾讯会议室号:840-421-978

报告摘要:

新颖性不足(lack of novelty)是学术期刊(尤其是高影响力期刊)拒稿的最主要原因(没有之一)。什么是新颖性?这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如何具象化理解?哪些写作策略有利于最大化地体现新颖性?

本报告将从期刊编辑的角度分享以上问题的见解。第一部分将从理论层面并基于编辑拒稿经验,具象化地理解新颖性这个概念。第二部分讨论突显新颖性的写作策略,并以报告人的一篇论文为例,比较同一成果的不同写法对新颖性传达效果的重大影响。第三部分为自由提问与交流。报告旨在搭建编辑与作者间的沟通桥梁,为科研写作提供思考。

报告人简介:


刘田宇博士2017年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获化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化学能源收集、转化和存储。2017年至202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Virginia Tech)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任职于Wiley上海办公室,担任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 Structures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Global Challenges期刊编辑,负责稿件评审工作。同时担任MaterialsViews微信公众号内容编辑和《编辑之声》等栏目的专栏作者

2. 高比容量硅基负极:从液态到固态电池

报告人:张桥保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 2022/11/23 16:00-17:00

报告摘要

发展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二次电池是当前国内外前沿研究热点,也是能源电化学材料研究的核心。先进电极材料开发是实现高比能二次电池的关键前提,这迫切需要对现有电极材料进行优化并探索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同时借助清晰、精确的先进实验表征手段对新机理、新材料和新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

本报告将围绕高比容量硅基负极材料在液态和固态电池中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提升的机理解析而展开,以先进显微和谱学表征为研究手段,深入解析其微观结构与宏观电化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以期为解决目前硅基负极应用与液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报告人简介


张桥保,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优青,2022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解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引用9700余次,H因子52。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含共同) 在Adv. Mater., 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 Prog. Mater. Sci.,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两篇入选2019年度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和 2020及2021年度J. Energy Chem. 杂志优秀学术论文。先后入选了2022年全球爱思唯尔高倍引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全球顶尖10万科学家榜单。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 Chin.Chem.Lett.副主编,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和 Rare Metals 学术编辑, J. Energy Chem 和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 InfoMat,e-Science, Nano Research等杂志青年编委及客座编辑。曾获2022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科学家奖 (IAAM Scientist Medal),2020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和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编书籍【电池材料—合成、表征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一条:德国碳中和 2030-2045 战略目标规划、实现路径与应用实例

下一条:化工产业互联网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