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7日,第九届“上海大学(中国)-岭南大学(韩国)-九州大学(日本)-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度尼西亚)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联合研讨会”(9th SKY Symposium)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朱拉隆功大学石油与石化学院主办,旨在围绕当前环境与化工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国际大咖齐聚,共话绿色未来
会议开幕式由朱拉隆功大学校长、泰国化学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以及石化学院院长等多位重要嘉宾共同主持。来自上海大学、岭南大学、九州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大学的教授代表分别在致辞中对朱拉隆功大学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报告:前沿成果展示,思想碰撞激烈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来自中日韩泰印尼五国的师生围绕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的多个前沿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我院的乔芸副教授和牛何晶英副教授等参会嘉宾分别就多孔碳复合材料设计、普鲁士蓝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及α-Al2O3载体在丙烷脱氢(PDH)工艺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韩国岭南大学的Woo Kyoung Kim教授、Minkyu Kim副教授和Seho Sun助理教授则分别介绍了光电化学水分解阳极材料、甲烷在熔融氯化锰盐中热解的反应机理以及高镍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日本九州大学的Shusaku Asano副教授和Yoshiko Miura教授分享了关于实现可持续化学的连续过程以及连续流合成的多孔聚合物固定化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印度尼西亚大学的Misri Gozan教授聚焦于功能性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朱拉隆功大学的Sorapat Niyomsin博士和Bhumin Than-ardna博士则分别就聚嵌段共聚酯/无规共聚酯对生物降解塑料的影响以及MOF材料在CO₂吸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生展示:青年才俊崭露头角,学术氛围浓厚
除了教师的精彩报告,本次会议还特别设置了学生展示环节。来自我院的公成、曹贤君、吴金虎、陈建、代宝家和马宇哲等六名师生代表围绕RuO₂纳米簇包覆Co₃O₄纳米片的界面工程、贵金属PtRu纳米材料、钼诱导的富边界异质结构析氧反应催化剂、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作为O₂/Н₂O参与和纯Li-CO₂电池阴极研究进展、钠离子电池不可燃丁二腈基深共晶电解质和光交联管状聚合物囊体等研究领域进行了展示。韩国岭南大学的9名学生代表、日本九州大学的5名学生代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5名学生代表以及印度尼西亚大学的1名学生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近期的研究成果。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将整场研讨会的学术氛围推向了高潮。

奖项颁发:激励创新,共筑未来
学术报告结束后,中日韩泰印尼五方代表团的负责人向在展示环节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了“优秀报告奖”和“优秀海报奖”的证书与奖品,以表彰他们在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


在此次研讨会期间,我院师生不仅参与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还一同参观了朱拉隆功大学的实验室。这一环节不仅让师生对朱拉隆功大学的科研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实地参观,师生们得以近距离观察朱拉隆功大学在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设施和实验条件,这对于激发学术灵感、促进跨学科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展望:深化合作,共绘绿色蓝图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更是推动中日韩泰印尼五国在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通过此次会议,各方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为未来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经会后多方商讨确认,后三届会议将分别于2026-2028年在九州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上海大学举办。
我院师生代表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绿色化学与清洁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