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漾”宣讲团】“植”此青绿,“树”造未来

创建时间:  2025/03/13  乔雨   浏览次数:   返回

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化祖国要人人尽责。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创新尽责形式,发挥好林长制作用,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推动全民义务植树不断走深走实。

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上海大学“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践行绿色生态文明理念,以“‘植’此青绿,‘树’造未来”为主题,通过线上宣讲的形式走进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第五小学,针对一年级学生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让绿色信念生根发芽,为建设美丽地球贡献力量!

前言



3月11日,“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以植树节为主题,通过线上宣讲的形式与小朋友们一同学习有关植树节的知识。讲师王瑞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同学们讲解了关于植树节的由来、植树的意义以及环保作用等知识,让同学们认识到植树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



植树节的由来和意义



2024年,我国完成造林6669亩,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植树的意义远不止种一棵树,它与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密切相关。“植”此青绿,向绿而行,我们一直在行动!



首先,讲师通过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历史画像,配合《上李鸿章书》节选:“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引出植树节,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绿化理念。接着讲师通过展示植树节节徽,并对同学们进行互动提问:“为什么节徽上有‘3.12’和五棵树?”引出节徽的象征意义,在同学们心中播种下“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种子。




树木——生态守护者



随后,讲师通过播放沙尘暴侵袭农田的实景视频,对比绿树成荫的防护林场景,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树木的防风固沙能力,并且通过实验动画演示树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为同学们带来了深入而全面的学习体验。讲师还邀请学生模仿树木的形态:“站直如松,坚韧如杨!”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




我是小园丁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达200多亿立方分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保护绿色,从种植一棵树开始,用一棵树苗,为地球的调色盘添一抹绿色,让大自然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一直致力于传递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主办,“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承办的“绿能计划”植树认捐活动已连续4年开展,总计1700余棵树木,为祖国的西北添上一抹绿色。

课堂尾声,讲师通过动态分步演示植树的方法:挖坑→放苗→培土→浇水,并播放《植树节儿歌》讲解种树的方法,此刻每一位同学都是小园丁,在心中默默地种植一棵绿色树苗,相信在未来会生根发芽,长出环保的叶子。



践行绿色环保——从日常做起

最后,讲师强调保护树木,从日常做起!呼吁孩子们培养节约用纸、绿色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等习惯。“植”绿于土,护绿于心,只有将生态环保理念真正的铭记于心,并携手同行,在生活中实践理念,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讲师感悟

再次以讲师的身份站在小朋友们面前,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仅是我在传授知识,更是一次彼此激励、共同成长的过程。希望通过这次特别的植树节宣讲,能够在他们心中留下一片新绿,为地球充“植”,做环保小卫士。

——王瑞婕

结语

本次宣讲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于植树节的理解,还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通过植树节小课堂,旨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为营造一个和谐而美丽的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供稿:上海大学“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 李新娟)

上一条:【“绿漾”宣讲团】守护生态家园,共筑绿色明天

下一条:“深悟全国两会精神,汇聚奋进伟力”——我院研究生党员集中学习全国两会重要精神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