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漾”宣讲团】走进民立中学:攻坚克难当有我,矢志不渝青年行

创建时间:  2025/10/04  乔雨   浏览次数:   返回

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华诞之际,我们回望神州大地,不仅看到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更见证了绿色发展理念描绘的动人画卷。近期,从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传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进展,到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再现“水清鱼跃”的生态盛景,再到国家层面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坚实步履,一系列生动实践与新闻热点,无不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性成就。

在此国家战略引领与国庆氛围感召下,上海大学“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承载着科教兴国与绿色发展的双重使命,于9月30日走进上海市民立中学。我们旨在将高校的前沿环境科技知识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田,通过这堂特别的生态文明课,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共同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绿色浪潮,以青春之行,守护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生命的绵延,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系统认识水污染与科学用水



为引导初中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与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此次初中部课程以“水质与饮用水”为主题,从“水是生命之源”入手,再深入讲解水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展示了水的重要性和淡水资源的稀缺性,了解了工业废水、重金属污染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们不仅了解到水资源的价值,更意识到每个人在保护水资源中的责任。

课程进一步聚焦于“健康饮水”与“科学用水”,通过纠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水误区,引导学生养成“少量多次、喝适宜温度的白开水或天然矿泉水”的良好习惯。课程还介绍了自来水处理的基本过程与家庭净水系统,增强了学生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具体行动。整堂课不仅传递了科学饮水与节水护水的知识,更激发了学生从我做起、珍惜每一滴水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理念与青年责任



为引导高中生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意义及其与个人发展的紧密关联,此次高中部课程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为主题。课程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通过真实案例阐释绿色发展价值观,随后介绍国家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的具体行动与治理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系统性,理解了国家治理污染的科学路径与政策框架。

课程进一步聚焦于“青年责任与生态行动”,强调每一位高中生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传播者甚至未来的推动者。课程在介绍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等宏观实践后,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了多层次行动建议。通过生动形象的生态传播案例,课程拉近了环保与学生的距离,明确了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共建美丽中国中的使命与担当,建立起从“认知”到“行动”的生态素养链条。




总结

本次课程聚焦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为同学们深入解析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面向初中同学,宣讲着重阐释了水资源的珍贵价值与科学用水方法;面向高中同学,则系统介绍了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致力于推动青少年从认知到行动,将绿色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未来,“绿漾”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创新宣讲形式,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汇聚青春力量。

讲师感悟

当我站在民立中学的讲台前,讲述“重金属中毒危害”时,台下同学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好奇,更有一份对未知环境问题的深刻领悟。随后的四季胶卡制作环节,课堂氛围愈发热烈——大家亲手拼贴四色树叶,春之嫩绿、夏之翠绿、秋之灿金、冬之赭褐,每一种颜色都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自然循环与环境承载力的故事。

我深切体悟到,真正的科普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双向的启发与共鸣。当抽象的环境科学概念经由双手转化为具象的作品,当水的旅程与土壤的故事借由叶片的颜色被感知,环保意识便不再停留于课本,而是悄然扎根于心。

作为环境专业的学习者,我更加坚信: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课题,更是关乎认知与行为的系统命题。我们今天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将在未来生长为守护这片土地的真实力量——因为真正的改变,始于理解,成于行动。

——陈雪聪

首次作为宣讲者站上讲台,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我不仅讲解了污染防治的知识,展示了国家取得的成果,也分享了自己与环保结缘的真实故事,鼓励大家将个人兴趣与环保相结合——善绘画的可创作海报,爱科技的可尝试发明,口才好的亦可成为宣讲者。课堂互动热烈,同学们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明的生命力不在于知识的单向传递,而在于点燃每个人心中的认同与热情。环境保护需要被更多人看见,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行动。唯有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与力量,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的美丽图景,才能真正延续到未来。

——刘汉清

(供稿:“绿漾”生态文明宣讲团  周欣颐)

上一条:【“绿漾”宣讲团】走进民立中学:红链引领碧水梦,青春共筑生态路

下一条:【“绿漾”宣讲团】走进民立中学:科创赋能育未来,生态文明青年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