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优秀教师系列报道

创建时间:  2022/11/07  乔雨   浏览次数:   返回

曹傲能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心系学生,激活课堂

曹傲能热心教学,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其中本科生通识课《化学前沿进展与机遇》入选上海大学重点通识课程和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他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感悟深深融入教学之中,在课堂上围绕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无标准答案的科学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辩论中不仅大大地带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感,使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良好科学素养。很多学生都表示从曹老师的课程中受益良多,评价他的课“将大班的通识课上出了小班研讨课的效果”,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最有价值的一门课”,有的同学更评价曹老师是“大学中最能让我开阔眼界的老师”。


为人宽厚,治学严谨

曹傲能为人宽厚,教育学生总是以正面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主动性。研究生在做实验时,难免会犯各样错误,但他很少严厉批评。他认为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过程,犯错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老师,他说他会始终陪伴学生度过这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并愿意为学生的成长付出成长的学费。但他对学生最终研究成果的确认和文章的发表却极为严格,要求所有数据必须能够重复再现,有疑问的数据坚决不许发表。严师出高徒,他培养的学生多次荣获上海大学校长奖、宝钢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学生毕业后都能很好的成长,既有知名高校的教授,行业精英,也有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曹傲能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不追热点,十年磨一剑

2008年,曹傲能加入上海大学纳米所以来,率先在上大开展了石墨烯方向的探索,聚焦该方向前瞻性领域,取得一系列优异的原创性成果。2010年,诺贝尔奖授予石墨烯的发现者后,石墨烯成为更加热门的研究领域,但为了集中精力攻关常年思考的、更具挑战性的基础科学问题,他果断决定放弃石墨烯方向。他在多年思考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分子构象工程的概念,并经过近十年努力在实验上取得突破,创造出一类全新的纳米人工抗体——金抗体。他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假说,揭示了蛋白质结构秘密。


曹傲能老师的科研团队


在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曹傲能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获上海大学王宽诚育才奖,2020年获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优秀导师。2021年成果入选上海大学第一届十大学术进展。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课题及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


师者寄语

德不孤,必有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下一条:2022年:“百年上大 溯园良师 ”系列主题报道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